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焦点观察:清镇检察“党建+生态”绘就公益诉讼新画卷

日期:2023-05-11 19:40:17 来源:平安贵阳

点击上方"蓝字"


(相关资料图)

关注我们吧!

清镇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党建+生态”办案监督,进一步提升公益诉讼检察的政治站位,组建公益诉讼检察党员先锋队,以党建旗帜引领保障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以“党建+生态修复”绘就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新画卷。

“党建+跟踪回访”,助乡村产业兴

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养殖业牲畜粪便污染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乡村振兴的老大难问题,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和运用系统观念取得了环境净化、产业进化、生态优化的综合治理效果,有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22年在办理一废弃厂房鸡粪堆积案中,邀请第三方机构清镇市绿色诚信企业促进会对案件整改进展、治理验收全程化监督,通过转运、回收、堆肥等综合化最优方案,历时半年彻底解决了1500吨堆积鸡粪的污染、安全隐患。2022年11月,针对对贵州省电视台报道的养殖粪污污染饮用水源案进行立案调查,督促行政机关解决村民饮水难题,以保障养殖户合法、合理、合规经营,能动化履职、人性化执法为前提,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指导力度,3家规模以下养殖场新修堆粪棚200m²,扩建粪污沉淀池520m³,新购固液分离机3台,粪污运输车1辆,新建雨污分离管道1500米;规模以上养殖企业投入300万元用于养殖核心环境改造、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消纳地清理恢复后重新选址,养殖污染迹地、水源地连续6日杂质清理、消毒。办案期间,公益诉讼党员突击队前往企业种猪核心养殖场进行查勘,邀请人民监督员现场参与养殖场的阶段性整改验收;院分管检察长主持召开听证会优化整改方案,为养殖户节约生态修复成本,实现粪污污染治理与养殖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与村民经济提升、公益诉讼检察与行政行业治理之间的双赢、多赢、共赢。

“党建+补植复绿”,守岸绿青山秀

2021年7月,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办理国家林草局督办的系列破坏林地案件,明确提出严格区分有证矿山和无证盗采的主观恶性,一案一策的办理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行政、民事公益诉讼联合推动资源、环境的双重保护,针对私挖盗采违法行为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加大行政处罚和“行刑衔接”力度;针对有证矿山非法占地问题以护航工业产业发展为前提,委托行政机关对生态修复、系统保护落实审查评估,在确保生态恢复治理效果的同时为企业精准减负,引导企业合规健康发展。2020年至今,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涉矿山企业生态破坏公益诉讼案件36件,督促行政机关对非法采矿违法行为人落实行政处罚100.3万元,挽回矿产资源损失897吨,提起的16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均获法院判决支持;督促被告补植林木49.95万株,修复林地749.51亩,修复耕地498.46亩,修复草地384.38亩。2023年3月,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党员先锋队前往麦格乡陈银子矿山、劲同矿山、尖坡林场等处开展现场回访,为涉案企业进一步推进落实合规经营把脉问诊,现场研究解决企业生存发展难题,促进涉案企业健康发展。

“党建+增殖放流”,护河湖碧水清。

2022年至今,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以“惩治+修复”办案监督模式,将“两山”理念和恢复性司法理念有机结合,协力共促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督促违法行为人增殖放流鱼苗3万余尾。在办理长江流域贵安新区非法捕捞水产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对其中4名使用地笼网、电鱼设备捕鱼的当事人精准适用缴纳生态修复金的方式,有效补充受损水生态和渔业资源。2023年4月19日,清镇市人民检察院青年党员和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联合贵安新区公安局、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联合开展跨区域增殖放流活动,在贵安新区月亮湖内投放鲢鱼苗4500尾。3月18日,公益诉讼党员先锋队还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送达非法捕捞水产品违法行为人公益劳动监督接收函,在督促违法行为人鱼苗投放后,深入村居乡屋开展“十年禁渔”宣传,用实际行动打通生态环保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书写好公益诉讼检察后半篇文章,确保办案监督取得党委信赖、人民满意的良好效果。

来源/清镇检察

编辑/陈萌 责编/曹钦永 审核/李丹 刘露

标签: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